Kaiyun「中国开云」官方网站

绿色增产量质齐升—kaiyun开云|中国官方网站

全国咨询热线:0512-52218767

绿色增产量质齐升

类别:回收资讯 发布时间:2025-11-16 浏览人次:

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3%,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%以上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%……这一连串数字背后,是烟台市系统性攻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交出的“绿色答卷”。近年来,烟台通过“种、田、机”基础升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级与“水、肥、药”精准减量,推动农业生产从“量效优先”向“绿色优先、量质齐升”跨越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“烟台样板”。

  烟台市聚焦“种、田、机”三大核心要素,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,持续投入资源、优化布局,不断夯实农业绿色发展的根基,让农业生产在守护“绿色底色”的同时,更具备“高产底气”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统一。

  良种培育攻坚,筑牢绿色增产“基因密码”。深入开展种业振兴行动,设置南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、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7个专项项目,着力推进作物、苗木、畜禽种业发展。建成国家级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52个,培育育繁推一体化企业3家,占全省1/4,为种业绿色创新提供保障。自主培育的“烟农1212”小麦,耐旱抗倒伏且高产,刷新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,以优质高产成果助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。

  良田改造提质,激活土地生态“潜在价值”。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地整治统筹推进,将更多耕地变成高产良田。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,累计建成449.7万亩,实现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,亩均产量提升15%以上,打破“增产必耗资源”的传统模式。以每亩1500元补助推动撂荒耕地整治,让2.6万余亩撂荒耕地、老劣果园完成改造,既盘活闲置土地、减少资源浪费与生态退化,又直接助力粮食挖潜增量。

  良机升级赋能,提升农机作业“绿色效能”。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,加快节能环保、精准高效的农机装备示范推广,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%,亩均节粮10公斤以上,提升效率、减少资源浪费。依托规模化主体推广现代植保器械,全市大中型施药机械超9000台,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,减少农业面源污染。

  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浪费、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,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烟台市针对这些突出问题,推动农业投入从“粗放消耗”转向“精准高效”,实现“减量化、再利用、高效化”的有机统一,为农业绿色增效开辟新路径。

  节水灌溉升级,构建水资源利用“高效体系”。围绕解决水肥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,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创新体制机制,集中连片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、集雨补灌、测墒节灌等技术模式,有效降低水在运输与灌溉过程中的蒸发损耗、显著提升灌溉水利用率,相比传统土渠灌溉,综合节水率可达30%-40%。同时高效节水灌溉为粮食生长提供更适宜的水分条件,推动粮食作物增产8%-10%,实现资源高效利用,促进旱作节水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。

  节肥技术革新,打造化肥减量“科学模式”。坚持全面推广精准施肥,在粮食主产区、果菜茶优势产区等重点区域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。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,精准制定施肥方案,引导农民合理调整施肥结构,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%以上。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,提高水肥利用率,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,累计新增水肥一体化面积167万亩。

  节药精准管控,构建病虫害防治“绿色屏障”。加强统防统治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,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。在全市建设18处智能化病虫害监测点,及时发布病虫预报、警报,指导农民适期、达标防治,提高防治效果。围绕理化诱控、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,开展试验研究30余项,探索出一套树上病虫树下治、院内病虫园外治、果园自然生草涵养天敌等集空中、树上、地下“三位一体”的绿色防控体系,全市绿色防控面积约549.79万亩。

  烟台市以农业废弃物“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为目标,通过健全回收利用体系、创新转化模式,推动农废从“环境负担”变为“资源宝藏”,构建起“农业生产-废弃物-资源再利用”的生态循环新格局。

  农膜回收提标,破解“白色污染”治理难题。争取省、市两级财政资金,建成9个县级固定回收中心、33个镇级回收站(点),完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建设。建成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基地2处,累计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地膜4.97万亩、加厚高强度地膜28.36万亩,从源头减少白色污染。将废旧农膜回收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,采用“无人机与数据平台”的监管模式,鼓励农户对废旧农膜进行集中捡拾,实现废旧农膜回收和人居环境整治“双赢”,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4.29%。

  秸秆综合利用,激活“田间废弃物”经济价值。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适用技术示范推广,开展秸秆收储运体系、产业化利用技术指导。先后指导7个区市整县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,建立长效机制,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,培育壮大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主体,带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,共培育秸秆利用市场主体103家,市场化年利用总量达到38万吨,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.08%。

  畜禽粪污转化,构建“种养结合”循环体系。培育粪污收集、处理、施用专业化服务组织,创新“政府+企业+养殖户+种植户”资源化利用模式,解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“谁来干”的问题。依托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,4年来综合利用畜禽粪污40万余吨,堆制粪肥13.9万吨,还田面积24.7万亩。

  未来,烟台市将持续深化农业绿色改革,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向更深层次、更高水平迈进,为打造农业强市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坚实支撑。

推荐阅读

绿色增产量质齐升

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3%,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%以上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%……这一连串数字背后,是烟台市系统性攻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交...

2025-11-16
减碳518万吨转转回收工程师携中国减碳创新模式亮相COP30

  11月10日至21日,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(COP30)在巴西亚马逊雨林地区贝伦市举办。转转集团作为中国循环经济产业领域代表企业...

2025-11-15
鹤壁市淇滨区长江路街道福瑞社区:临时“废品收购站”便民又除患

  近日,鹤壁市淇滨区长江路街道福瑞社区联合小区物管会、桃花源物业开展的临时“废品收购站”专项活动成效显著,赢得居民广泛点赞,为社区环境治理与安全保障交...

2025-11-15
我省首个新能源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启动

  11月12日,在山西·潇河新城举行的新能源固废综合处置发展论坛上,我省首个新能源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——山安龙津退役新能源产业新型固废资源化利用示范项...

2025-11-15
固废“风光”退役循环利用“再生”

  中新网山西新闻11月13日电 (路丽华 苏晨阳)“绿”潮涌动汾河畔,“智”汇并州启新程。11月12日,“创新驱动绿色发展”新能源固废综合处置发展论坛...

2025-11-15
400-8700-6170512-52218767
企业邮箱kyfeijiuwuzihuishou@szjxwzhs.com
官方微信